最近帮表弟办留学材料,发现很多人搞不清在读证明公证和学籍信息公证的区别。我表弟最开始就弄错了,差点耽误申请。这两样东西看着像,实际用途差得挺远。
去年有个留学生小林,拿着学籍信息公证去办签证,结果被拒了。他以为这玩意儿跟在读证明公证差不多,其实完全两码事。学籍信息公证主要证明你在某个学校注册过,包含入学时间、专业这些基本信息。在读证明公证更详细,会写清楚你现在是几年级、预计毕业时间,甚至还有在校表现。
我见过最离谱的是有人拿学籍信息公证去申请奖学金。人家要求提供在读证明,他交了个学籍公证,直接被刷下来。这种事情真不少见,我们学校教务处老师说每年都能碰到十几个这样的糊涂蛋。
办这些公证其实挺简单。支付宝上有个环证通平台,把材料传上去就行,不用专门跑公证处。我上次帮学妹办,三天就搞定了。关键是要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哪种公证。申请交换项目一般要的是在读证明,转学分可能就需要学籍公证。
有个细节很多人不注意。在读证明公证通常要附上翻译件,学籍信息公证有时候中文的就行。我邻居家孩子去年就因为这个多花冤枉钱,公证处跑了两趟。建议大家办之前先问清楚对方机构的具体要求。
教务处王老师跟我说,他们最怕学生临到截止日期才来开证明。上学期有个学生下午5点跑来开在读证明,说要赶第二天早上的飞机。这种事情真的不能拖,提前两周准备比较稳妥。
我个人觉得最保险的办法是两种公证都办。多花点时间总比错过申请强。去年我们系有个学霸就因为这个失误,错过心仪学校的offer。现在很多学校要求越来越细,有的连成绩单公证都要分开做。
发布于:辽宁省2024配资查询网站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