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超级大国开始用最昂贵的方式向世界证明自己依然强大时,这本身就是虚弱的最好证明。
美军这次对伊朗的5亿美元"钻地弹表演",表面上炸得山摇地动,实际上却完美验证了政治学中霸权衰落的经典理论模式。
这不是什么震撼世界的大动作,而是美国为自己的全球霸权地位敲响丧钟的标志性事件。为什么说这是一步愚蠢至极的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吴心伯教授曾精辟地分析过霸权在不同阶段的行为模式。
在霸权上升期,它表现为引领性和建构性;在全盛期,体现为公共性和包容性;而到了衰落期,则呈现出自私性和破坏性的特征。
美国当前的所作所为,完美契合了衰落期霸权的典型表现:不再考虑国际秩序的整体利益,而是一心只想着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甚至不惜破坏现有的国际机制和秩序。
正如历史学家约翰·加迪斯在《长和平》中所言,大国意识到自己要开始衰败时,往往会表现出"古怪甚至绝望的行为"。
这次耗资5亿美元的军事冒险,恰恰是这种"绝望行为"的典型写照。
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能够通过建设性行动来引领世界的超级大国,而是变成了一个试图通过破坏性手段来维持地位的衰落霸权。
美军引以为傲的GBU-57钻地弹,号称能够穿透60米厚的混凝土层,但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核心区域却深藏在90米厚的花岗岩山体之下。
这就像用绣花针去扎钢板,根本够不着要害。
五角大楼自己的推演结果显示,真想摧毁福尔道至少需要7枚钻地弹精准连续命中同一弹坑,但GPS制导的精度根本无法做到如此精确。
从经济成本看,这更是一场灾难性的资源浪费。
7架B-2轰炸机每小时飞行成本20万美元,14枚钻地弹总价值2.8亿美元,配套的战斧导弹又花费1.2亿美元。
这5亿美元的天价演出,是在美国国债已达36万亿美元、每分钟利息增长200万美元的背景下进行的。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虚胖症晚期"。
从国际反应看,美国彻底陷入了孤立境地。
联合国安理会变成了对美国的"批斗大会",中俄罕见地联手推出谴责决议。
连"老欧洲"的德国都忍不住拍桌子,痛斥美国"粗暴践踏国际法"。
就连铁杆盟友英国也只给了个"有保留的支持",明显是在敷衍了事。
这种四面楚歌的局面,让美国的外交声誉雪上加霜。
更致命的是,这次军事冒险直接加速了石油美元体系的崩塌。
炸弹落地不到24小时,全球金融市场就用脚投票了:人民币结算在中东市场的份额飙升至35%,连沙特这个石油美元体系的台柱子都开始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对华石油贸易。
这对美国的金融霸权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欧盟的反应同样迅速而决绝。
启动专门针对美国"长臂管辖"的紧急应对机制,告诉欧盟企业可以放心大胆地与伊朗做生意,欧盟法律会提供保护。
这等于在美国金融霸权的围墙上硬生生踹开了一个大洞,让美国的制裁威力大打折扣。
海运市场的混乱更是雪上加霜。
全球航运巨头纷纷绕道好望角,运价一周内暴涨250%。
这种成本最终还是要全世界消费者买单,而源头却要算到美国头上。
当德国巴斯夫这样的工业巨头因担心天然气断供而被迫关停生产线时,全世界都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美国主导秩序的不信任。
就在美国忙着用炸弹"刷存在感"的时候,一种全新的世界秩序正在悄然成型。
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天内新增7个成员国,金融网络越织越密。
华为在中东又签下第五个5G建设订单,技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中曼集团在埃及沙漠打出的第683口水井,让清澈的甘泉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这三股力量——金融脱钩、技术突围、民生赋能——像润物无声的细雨,一点一滴地重塑着世界规则。
美国还在执着于用暴力威慑维持排场,而其他力量却在扎扎实实地连接世界、服务人民、赢得人心。
当第140份"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在北京被郑重签下时,当超过60个国家的央行系统绿灯持续闪烁时,历史的天平已经在无声中发生了倾斜。
真正的霸权从来不是靠炸药维系的,而是源于提供价值、赢得尊重、搭建合作桥梁的能力。
当美国还在山沟里炸响昂贵的钻地弹时,世界已经在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和发展模式。
这种对比如此鲜明,以至于让人不得不感叹:美国这步"正式下场"的棋,确实是压垮自身霸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耗资5亿美元的这场"烟花表演",最终将成为美国旧秩序落幕时最华丽也最昂贵的挽歌。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当钻地弹的烟尘散去,人们发现伊朗的离心机依然在旋转,而美国霸权的地基却被自己亲手炸得支离破碎。
历史的讽刺在于,一个帝国往往不是被敌人击败的,而是被自己的愚蠢行为所埋葬。正式下场砸场子,最终砸塌了自己的场子——这难道不是最愚蠢的一步棋吗?
2024配资查询网站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